他,是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; 他,是当地有名的“血王” “献血冠军”; 他,20年累计献血56次,共计11200毫升…… 他叫宋建军。 硬汉的外表下,是一颗善良的心 高大魁梧的身材,硬朗的五官,是宋建军给人的第一印象。与其“粗犷”的硬汉外形构成巨大反差的,是他那颗柔软而善良的心。 “第一次献血,是在二十年前,1997年的时候。那时我还在莒县二十里乡工商所工作。有一次,当地乡政府组织无偿献血,我就报名参加了。从那之后,每年都会献,一发不可收。除了开头几次,每次献200毫升,此后每年都会献两次,每次400毫升,至今,已累计献出11200毫升的血量。”宋建军笑着说道。 小时候的宋建军,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,有个军人梦。虽然长大后没能进入部队,但军人舍己为人、无私奉献的精神却一直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。 “现在社会上都在提倡、弘扬正能量,平时,咱也没啥机会回报社会,通过献血,也算是响应时代号召、奉献社会了。” 朴实的话语,映射出的是更加朴实而真挚的内心。 行善,带来满满的自豪感 “我妻子对我经常献血这件事倒是不反对,她也献过血,我家里弟兄四个,都献过血。”说起“献血”这件事儿,宋建军感慨良多。 “其实献血的过程,也有着满满的自豪感在里面。国家既然提倡献血,那肯定不是坏事儿。况且自己献出的血能够挽救一条条鲜活的生命,也是件行善积德的事儿。我们的同事们大部分也都献过血。开始时也打怵,不过打针抽血的那点儿疼,远远盖不过我们献血的热情,每年都有很多同事报名去献血。” 宋建军的兴趣爱好很多,平时常做的,就是在广场打打太极,强身健体。 “有些人说我献血很多,担心会对身体有影响。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,我觉得献血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陈代谢,反而对身体有益。” “献全血,每次间隔不能低于180天,也就是半年。我一般每年一月份献一次,七月份献一次。献成分血(血小板)的话,一个月就能献一次。但在我们这边还献不了,只能去市区。” 因为离得远,献成分血不方便,这让“献血达人”宋建军颇为“遗憾”。 奉献,是一种习惯 20年,56次,11200毫升鲜血。 这是一组令人震颤的数字。 这串数字背后,代表着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、代表着无私地奉献、也代表着对社会、对他人无尽的爱。 “对我来说,献血已经是一种习惯,如果不去做,就会觉得生活中少了些什么,这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” 献血,其实只是宋建军做过的许许多多好事中的一种而已。 2000年7月,他在路上捡到一台当地移动公司从德国进口的信号中转设备,第一时间物归原主; 2002年,资助一名因家贫而辍学的儿童,帮助其重返校园; 2003年冬天,将一位因醉酒几乎被冻死在外面的路人送到医院,然后悄然离去…… 如此种种,数不胜数。 对于宋建军来说,献血,是一种习惯;帮助他人、奉献社会,亦是一种习惯。 “今后,只要条件许可,我还将继续献下去。” 宋建军如是说。(日照中心血站) |